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旅游产业化|贵州百里杜鹃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日期:2022-07-22 来源:贵州第一旅游网  责任编辑:WXL 0 我要评论0收藏


721日,贵州百里杜鹃景区蓝天白云、凉风爽爽“激情火把节·多彩民族风”为主题的百里杜鹃旅游避暑季暨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之一、“京师杯”彝族音乐广场舞大赛决赛掀起又一高潮,彰显文化旅游复苏的新景象展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2007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2014年设为百里杜鹃管理区)成立以来,聚焦“花期之外、花区之外”强弱项、补短板,旅游产品供给日趋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微信图片_20220722095523.jpg

旅游经济总体稳定除近3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经济有所波动外,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为591.82万人次和58.41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向好品牌活力持续增强。连年来,百里杜鹃省级旅游度假区(现更名为杜鹃花都省级旅游度假区)荣获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全球推荐的旅游胜地向全球游客推荐的十大5A景区品牌中国最佳健康养生休闲旅游胜地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杜鹃花都”等荣誉,2020年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彝山花谷景区被评为贵州十大康养度假旅游基地目前先后荣获各项旅游殊荣20余特别是塑造“花间阡陌·山水归程”文旅品牌,百里杜鹃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大大增强国家A级景区更加丰富。现拥有百里杜鹃5A级旅游景区跳花坡4A级旅游景区3A级旅游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已建成乡村旅游点37个;服务配套持续完善。全区床位12998张、餐位34849个、汤位1000个、车位20000个,建成旅游厕所56座旅游公路400余公里、自行车绿道30余公里,开通旅游直通车、公交车、共享电动车、客运班车等,旅游集散中心和7个游客服务中心,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开发旅游商品18类175种308款,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建设“千里情缘”旅游商品购物店16个推动旅游项目实施。历年来实施各类文旅项目125个,总投资11.22亿元,已支付7.02亿元申报基金助力发展。成功申报文旅基金4.5亿元,已放款2.55亿元。

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去年,管理区出台了《百里杜鹃管理区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工作方案》“1+4”方案并推动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项举措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即着力做强国有企业强引领引进优强企业作示范做精小微企业出特色目前全区有旅游市场主体2000余家涉旅规上企业13家四项措施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强化人才培养强化行业监管推动行业自律推动典型示范目前共评选“游客之家”36个、“最美小院”7个,推进服务游客前移,促进游客满意度提升。四大产业强劲带动业态升级聚焦“花期之外、花区之外”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养、花、泡、茶”四大产业联动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722095517.jpg

与此同时,推动“部门+旅游”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旅游专项考核、整合干部划片参与旅游服务管理等,促进文旅农商与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建设为旅游夯基垒台,着力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的发展格局,旅游发展实现了从旅游部门单打独斗到党政群团齐抓共管的转变推动“一化”带“三化”全产业服务旅游。突出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以“大旅游”为统揽,引领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围绕旅游+城镇,聚焦“花都康养城”主题定位,做足温泉兴城、康养兴城、产业兴城文章,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村庄景区化”全区域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提质创品牌坚持一村一品出特色统筹多措并举优服务推动“全员营销”全市场宣传旅游。建机制出政策促消费提升成交率推动“养、花、泡、茶”全链条供给旅游做强康养花卉温泉茶产,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多业融合发展。(刘秀鸾)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