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中国旅游报看贵州 > 正文

【中国旅游报看贵州】黔南州:“四大行动”助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09-23 来源:中国旅游报9.23专版  责任编辑:李小波 0 我要评论0收藏

近年来,黔南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旅游产业的工作部署,以综合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实施“四大行动”为抓手促进全州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11.png

   筑巢引凤:培育市场主体,吸引招商引资

黔南不仅是值得一的旅游目的地,更是投资新的热土。一直以来,黔南州都把招商引资、促进旅游投资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进行谋篇布局。

发展旅游产业,项目是基础、招商是保障。面对“招不来商”“留不住商”等一些突出问题,黔南州专门出台了《黔南州2021年产业大招商暨营商环境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黔南州面向广东省开展产业招商专项行动方案》《黔南州推进央企招商工作常态化实施方案》等一批行动方案,为旅游招商工作提供保障。

近年来,凭借着优美的自然生态、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优越的营商环境,黔南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资金引得来、效益看得见”过去的资源优势如今正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21年黔南州共谋划旅游产业化项目601个,总投资2264亿元。其中:十四五旅游产业化项目334个,概算总投资约1551亿元,已开展选址、可研等前期工作的项目49个,项目含盖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研学拓展等领域。今年谋划推出招商项目134个项目,总投资980.01亿元,项目涵盖景区提升及开发运营、温泉康养、科普研学营地、自驾车营地、民宿度假等,精包装项目8个。储备旅游产业化基金项目115个,总投资534亿元,

在储备谋划一批优质项目的前提下,黔南州紧盯国内旅游领军企业,以优质的项目、优越的条件、优良的招商环境开展招商吸引企业前往。促进签约项目尽早落地、落地项目尽早开工、开工项目尽早达产、达产项目尽早上规模,切实有效推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图片23.png

    腾笼换鸟:旅游业态升级,打出服务组合拳

为将黔南打造成综合旅游目的地,推进全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旅游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黔南州精准发力,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调整、优化自身旅游业态,适应市场需求,夯实了产业发展的根基,实现了旅游业的提质增效,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创建一批旅游度假区在规划方案中,黔南州将龙里中铁、平塘中国天眼、长顺神泉谷、都匀经济开发区等一批标志性景点培育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整合联动,形成“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的全域旅游格局。

抓好一批A级景区申报。为进一步加强景区建设和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精品化方向发展,黔南州计划将平塘中国天眼景区、都匀杉木湖、龙里油画大草原、都匀巨升红色影视旅游小镇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的景区作为精品项目进行规划建设。

打造一批“ 拳头产品”。一方面,围绕荔波小七孔丰富体验性、消费性高端产品,招商引资建设小七孔西门温泉度假酒店,引进国内优强企业继续建设王蒙酒店群,开发夜游产品,推出旅游演艺剧目;另一方面,针对平塘“中国天眼”依托天文科普旅游带建设,丰富天文科普、研学拓展、体育旅游、娱乐体验等业态,策划夜间消费项目,与天坑群联动发展。同时,串联起龙里水乡、油画大草原、龙门阵,高效利用旅游资源,从而发挥黔南州独特的区位优势。

发展一批新兴业态。黔南州将重点围绕着夜间经济大做文章,打造一批“夜游精品”示范项目,包括龙里水乡、龙门镇、平塘天文小镇、荔波古镇、瑶山古寨等。“引进来”更要“留得住”,为此,黔南州还将提升一批“住宿精品”,指导申报四星级以上酒店;新增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农家乐;筛选100家特色酒店(民宿、客栈)进行重点培育,推出高端度假酒店、文化主题酒店、高端民宿(平塘、荔波、龙里各1家);同时,立足于黔南州“陶、银、绣、染、服”及黔南特色文化资源等文化元素,还将推出一批“黔南礼品”,打造一批“带得走、拿得出手”的黔南特产,实现旅游收益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

建设一批“旅游+”融合项目。旅游融合发展是旅游业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更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旅游+”概念的不断外延,诸如文旅融合、林旅融合、工旅融合、交旅融合、教旅融合、康旅融合、城旅融合、体旅融合等形式不断创新,对于黔南州的旅游业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聚集合力:盘活资源存量,谋求发展增量

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产业的长久发展,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底蕴所在。由于在运营管理、人才方面存在缺失,当前很多景区都面临闲置低效的状况。基础已有,如何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实现多方共赢,成为黔南州旅游发展最大的难题。

为此,黔南州创新思路,“内炼”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外塑”旅游品牌形象,通过盘活旅游资源、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强化自我管理,走出了一条乡村美、村民富的发展之路,开创了一条自己独有的发展模式。

让停工停业项目活起来,变低效项目为高效项目,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效益,从而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黔南州的打法简单、直接、高效。

盘活闲置低效项目,黔南州的做法是一方面要摸清全州闲置低效项目基本情况,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做好项目盘活工作。同时积极引进合作伙伴,将闲置低效项目进行再次包装;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现有景区加强景点增加、线路优化、业态丰富、设施更新、环境整治、服务提升、效益增加,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通过各方紧密配合、共同发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初见成效。2021年,黔南州实现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19个,目前已有6个项目成功盘活,其余项目有望在年底实现盘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24.png

    提质增效:强化市场监管,加强业务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在冲击全球旅游业的同时,也为以休闲度假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的跨越发展和创新变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也与黔南州近年来精准发力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全力打造“满意旅游”品牌的理念相契合。

为此,黔南州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的举措,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实现“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

在市场监管上,黔南州通过强化联合执法检查,强化市场监管。今年上半年以来,由州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监、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到全州12县(市)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检查。其中,对于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对游客反映强烈,旅游市场投诉问题突出的长顺、惠水两县,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监、公安、税务等相关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实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3次,累计取缔购物店1家,关停购物店7家,严厉打击了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在业务培训上,提高导游、领队等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也被摆在了重要位置。今年以来,黔南州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开展重点景区导游讲解专题培训,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导游人员、讲解员日常业务能力、应急处置、沟通协调和风险防控能力。同时,依照《贵州开放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黔南旅游人才智库建设,实施黔南“旅游英才”培养计划。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确保入黔游客顺心、安心、放心、开心、称心、舒心。

de3a1a43a9776125173962645dcb9c9.jpg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