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早上,在悠远嘹亮的《苗族飞歌》中,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贵州展园正式开门迎客。
走进贵州园,一湾碧水与自然森林遥相呼应,由山寨、台地、坝子、梯田、花坡、山丘、生态岛构成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传递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开园才1个小时,贵州园内已是人潮涌动。在高低错落的“银桥”上,有序摆放着一排排茶桌,身着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姑娘,端坐茶台前,热情地招呼着往来游客品鉴。北京游客蔡泽庆是位爱茶人,她说:“每一张桌子的茶我都尝了,贵州各地的茶,风味各异,我已留下了购买方式。”说着,他还向记者展示手中的一叠茶商名片。
走过茶品展示体验区,来到取名“贵酒坊”的贵州特色酒体验馆,这里以酒香留客,引来众多游客驻足、品尝。在“匀酒”展台前,贵酒坊工作人员王秀丽说:“希望借力绿博会,开拓都匀本土酒品牌市场。”
茶香、酒香弥漫,花香也浓!离贵酒坊不远处,景观花坡上千株百合香气袭人,韭菜花、高山杜鹃等乡土植物连绵成片,游客沉醉其间,打卡留念。
在贵州千年珍稀古树名木年轮切片模型前,上海游客孟宸锋看得非常仔细:“银杏王、楠木王、中国杉王、紫薇王、赤水桫椤都是世界级珍稀树木,能一窥它们的样貌,不虚此行,非常满足。”
“原来,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绿色财富。”都匀一中高一学生杜子剑拿着相机不停记录,巨大的松果形状种子资源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园内各景点,《侗族大歌》《芦笙迎宾》《木叶声声》等民族文化节目轮番上演,围观者众,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此外,通过多媒体互动、视频科普、实体展示等,游客还可以方便了解贵州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0个国家森林公园、45个国家湿地公园的绿色魅力和贵州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两江”防护体系建设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贵州在国土绿化、石漠化治理等领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