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碧珠,萄醉红岩。8月16日,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暨第十三届红岩葡萄节即将启幕,活动以“庆祝国庆、歌唱祖国”为重点,围绕红岩葡萄特色产品,打造一系列游客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内容,届时将有嘉宾、游客、旅行社、媒体等一同踏上这趟仙葡之旅。
据了解,此次葡萄节活动将会呈现赏乡村美景、品乡村佳肴、尝红壤碧珠等精彩环节,现场体验烧烤、音乐会、垂钓、篝火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乡村“休闲、采摘、体验”游魅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息烽红岩葡萄文化,宣传息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成果,推介养生福地息烽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吸引客商来品果纳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精心打造息烽乡村旅游靓丽名片,开启息烽旅游进村时代。
一株葡萄树,长成一个葡萄村
据悉,息烽红岩葡萄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核心种植区海拔1000—1200米之间,红岩葡萄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种植土壤富含硅、硒、钾元素,种植产出的“红岩葡萄”颗粒晶莹剔透,皮薄肉厚,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十多种氨基酸,含糖量高达18-20%,具有独特浓烈的蜜香味,是老少皆宜的纯天然优质营养水果,是馈赠亲友之佳品,素有“红壤碧珠”美誉。“红岩葡萄”核心种植区域之一,小寨坝镇红岩村是贵阳市新农村、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也是我省34个乡村旅游点之一,曾获“最具魅力特产乡村”称号,已成为息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样板村。
2014年,息烽红岩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如今,红岩葡萄园区是息烽6大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是贵阳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自2005年起,息烽红岩葡萄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
北有新疆吐鲁蕃,南有红岩葡萄沟
近年来,在市、县、镇三级的关心支持下,投入上千万元资金,从硬件设施、种植规模、技术培训等方面扶持红岩村发展水晶葡萄4000亩,并辐射大寨、潮水、关岭、盘脚营村等周边5个村累计种植近7000亩,共种植葡萄约1万余亩,核心区挂果8000余亩,优质葡萄产量高达2000万斤,促进农户增收600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1.5万余元。
为打造红岩葡萄沟这张名片,县镇党委、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修建了进村公路、串户路、葡萄走廊、景观亭和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借助这一品牌,带动了当地农家乐、乡村旅舍的蓬勃发展。如今,红岩、大寨、潮水、关岭、盘脚营村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成为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突出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旨在打造以红岩葡萄园为核心的乡村休闲景区
以节促旅,以游促销
本次活动将通过游客的互动参与,新闻媒体的全面宣传推广,旅行社的体验推广等,进一步扩大息烽红岩葡萄品牌知名度,提升红岩葡萄的美誉度,提高当地农特产品和民族工艺品的附加值,全面拓展销售渠道,达到以节促销售、以节展形象、以节助增收、以节促脱贫的目的。
今后,息烽县将坚持以生态环保、绿色高效的旅游业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深入挖掘当地的佛教文化、葡萄文化和农耕文化,将葡萄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养老养生等相结合,走农旅融合、多元发展的路子。尽快完善红岩片区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配套完善生产生活以及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响息烽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总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