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新闻头条 > 正文

首届遵义市播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今日隆重举行

日期:2016-11-18 来源:贵州第一旅游网  责任编辑:王砚 0 我要评论0收藏


   

 大会现场
     (本网讯)“乡愁播州情动四海,乌江水韵醉美八方。”11月18日晚,遵义市播州区首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美丽的乌江渡码头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委员会、播州区乌江镇人民政府、播州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共同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播州区四家班子领导;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聚集了四川、重庆、广东及省内各大旅行社100多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区内大型企业负责人、驻播州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

播州区乌江镇党委书记田晓峰发表大会致辞
 
播州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光强作文化旅游推介
        此次“乡愁播州·水韵乌江”为主题,通过声光电3D文艺汇演,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展示乌江镇厚重红色文化、水电文化、桥梁文化以及原生态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乌江镇的光之美、水之美、夜之美以及自然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享受到了一场丰盛的精神大餐。大会期间,播州区举行了旅游推介会,签约20亿元,乌江镇被授予贵州省“豆腐鱼之乡”光荣称号,有近5万群众参与系列活动。
        据了解,本次大会期间,领导和嘉宾们还观摩了乌江镇民国风情街、文化广场和湿地公园,枫香镇苟坝水房子度假村、苟坝匠心园和纸房村等。
        大会的召开,是播州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视察该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积极响应省委陈敏尔书记对该区旅游业发展提出的 “东有乌镇,西有乌江”要求;是认真遵循遵义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了承办好大会,播州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力促全区旅游业提质增效、跨越发展,实现 “井喷式”增长,推动播州区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遵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钱世荣发言
      
        近年来,播州区认真贯彻习学习近平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把百姓的笑与哭作为检验工作好与坏的标准,紧紧围绕“田园城市·乡愁播州”的旅游形象定位,和“美丽全景域、多彩会客厅”的发展定位,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推出了以休闲度假、红色体验、乡村田园游为主题的新兴旅游业态。目前,全区共有3A级景区6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乡村旅馆(农家乐)526家,旅游商品购物中心4个。2015年我区旅游度假的游客达564万人次,年收入45.14亿元。2016年1—6月,旅游接待人次340万人次,同比增长47.8%,综合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47.9%,增速排名位居全省经济强县第6位。截止10月,据初步测算,旅游接待731万人次,同比增长63.6%,综合收入60.87亿元,同比增长65.7%。今年,花茂苟坝被评为全国度假社区,九丰农业公园被评为全国创意园区,乡韵庄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庄,播州的旅游正一步步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播州将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强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全域旅游示范高地。用旅游的理念来规划,用景点的标准来建设。积极用好旅游资源大普查结果,编制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优化环境、美化景观、提升服务。


       
“贵州省最美地理标志产品、贵州省‘乌江豆腐鱼’之乡”授牌现场
         播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绍卫向区第二届旅发大会承办地洪关乡、平正乡、石板镇授会旗
 

丰富精彩的文艺表演尽显大美播州
    站在新起点上,播州区将着力走生态文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大旅游品牌文章,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让游客享受到“高柳鸣蝉,嘉木秋果”的乡韵乡愁,让四海朋友走进播州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

延伸阅读:
     播州地处贵州省遵义市北部,交通便捷,气候舒爽,风光秀丽,境内文化源远流长。自唐废郎州以来,在黔渝大地上,持续存在了900多年。一曲播州志,半部工匠史。世界非物文化遗产海龙囤,凝聚着播州人民的智慧思想。今年5月,在团溪雷水堰发掘的杨氏土司遗存考古,荣获中国田野考古一等奖。其发现的30多个陶俑,神态各异,巧夺天工。唐代播州人海通法师设计的乐山大佛、明代冉氏兄弟设计的合川钓鱼城,不仅体现了播州人民建筑史上的极高水平,更代表了播州人走向开放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情怀。今天的播州,集大成于一体。积淀了众多的历史人文,依托特有自然资源禀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播州是红色圣地,精神家园。长征时期,红军三进三出遵义县,历时44天。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苟坝会议,在红军存亡的关键时刻,再一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中国革命从此由转折走向辉煌。至今尚存的苟坝会址、强渡乌江茶山关遗址、刀靶阻击战遗址,是播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播州有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百里乌江画廊,雄奇秀美,有江流波撼楠木渡的壮阔,和飞鸟愁生茶山关的险峻;仡佬石头城,神秘幽远;苗乡洪关,映山红遍。播州乡村美丽,民风淳朴。乡愁花茂,陶乐融融;山岔罗衙,花香袭人;龙坪万亩玫瑰,含羞欲放。置身其中,你会体验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的乡村漫行生活。位于北纬27度播州,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是最适合人类宜居的地方。
   本次大会举办地乌江镇,位于播州区南部,跨乌江两岸,被称为“千里乌江第一镇”。镇内旅游资源丰厚,有以红军抢渡乌江天险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贵遵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斜拉吊组合桥、210国道乌江大桥、川黔铁路大桥为代表的桥梁文化,有被誉为“中国一绝、黔北一技”美称的乌江豆腐鱼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乌江渡发电厂是亚洲在喀斯特地貌上建成的第一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年发电量65亿千瓦时,是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乌江库区风光秀美,有七峡九岩十二险滩景点;乌江渡既是国家3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又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众多旅游资源同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饮食文化融为一体,配套互补,使乌江渡成为独具特色的综合旅游区,并且因景区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现已纳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系列。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