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畅游贵州 > 去哪儿 > 赏花悦目 > 正文

探寻黎平旅游扶贫新路子

日期:2015-01-26 来源:贵州第一旅游网  责任编辑: 0 我要评论0收藏

  这是一个歌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处处用歌,时时唱歌,以歌叙史,以歌表情,以歌求亲,以歌会友,尤其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无指挥、无伴奏、一人领众人和的侗族大歌更是享誉中外。而黎平就是这个神奇民族——侗族的家园,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3万,其中侗族占70%,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是实至名归的“侗乡之都”,更享有“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美誉。

  就是这样的一个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原生态民族风情的黎平,由于地势偏僻,部分侗寨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了,增收难、交通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都困扰着这个相比贫穷落后的山区。怎样让侗民们增收呢?怎样让黎平逐步实现同步小康呢?——旅游开发。
  省直帮扶,旅游局驻村谋发展
  “我们只是想做点实事,扶贫工作更多的变输血为造血”,贵州省省直黎平党建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刘鍇这样对记者说。一句简单的话语,蕴含了无数的辛苦。据记者了解,今年2月,在确定帮挂黎平县后,贵州省旅游局同步小康驻村和党建扶贫工作队第一时间就奔赴了黎平。 自2月底奔赴黎平肇兴镇、双江镇以来,贵州省旅游局驻村工作组采用集体走访与单独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高鸟村、平团村、花腊村、黄岗村的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120多次,走访群众300多户1200余人,发放帮扶连心卡1000余张。身体力行地开展走访调研,并根据调研走访的第一手材料,制定工作方案,适时修正工作进度,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开展帮扶工作。
  “省委组织部要求一个月20天驻村,我们每个月都远远超过这个要求”,贵州省同步小康驻高鸟村工作小组组长陈平玉告诉记者。据村民介绍,贵州省旅游局这些驻村干部,基本都是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在走村串户走访的同时,还积极组织邀请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走进村寨开展调研工作2次。据悉,今年3月23日到24日,邀请了贵州省农科院、省扶贫办专家学者6人,为肇兴镇所属村寨发展种植养殖业问诊把脉。5月23日到25日,邀请了贵州省财政厅一事一议项目评估、建设专家3人调研高鸟、平团示范村建设。通过走访调研,听取专家学者建议,工作组了解发展瓶颈,厘清发展思路,寻找工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
  围绕当地资源优势,“旅游与扶贫”相结合
  走入肇兴古镇的寨门,就会被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淳朴善良的寨民与周围原生态的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了维护古镇的环境,我们现在的房子最高只能建10.6米,也不能扩建了,如果住不下只能去新区住了。不过旅游开发之后,我们的收入从原本年收入5、6万翻倍了,现在基本上年收入能保证11、12万”,肇兴古镇的寨老,肇兴古镇旅馆的老板陆国荣这样告诉记者。事实上,这样保护性的规划还只是贵州省“5个100工程”其中小小的一点。
  据记者了解,自从今年贵州省委明确黎平县作为贵州省旅游局牵头帮联驻和党建扶贫点以来,贵州省旅游局就坚持把开展“十破十立”活动、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深入基层解决旅游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与帮联驻和党建扶贫工作相结合,派驻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侗乡村镇仅仅8天时间,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就率队深入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水口镇芳香药业产业、肇兴侗寨景区和翘街古城,就旅游规划发展、资源开发、产品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把脉”,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分析旅游发展比较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终确定黎平肇兴侗寨、翘街古城两个旅游景区列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发展平台,其中黎平肇兴侗寨列为全省20个旅游综合体和示范性景区。
  除了积极规划发展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局驻村工作队还利用行业的优势,与黎平县旅游局在5月举办了黎平县景区景点讲解员培训班,同时在肇兴镇、双江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通过送教下乡,提高了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增强了村民的服务意识和观念,提高了服务接待技能,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渠道。同时,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撰写的《肇兴乡村旅馆调研报告》针对肇兴古镇旅馆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省旅游局与黎平县党委政府的对接,一些制约肇兴旅游业长远发展的瓶颈正得到破除。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双江镇黄岗村素有“男生侗族大歌之乡”的美誉,肇兴镇高鸟村、平团村、花腊村因地处高山之巅并依附于肇兴古镇这一旅游热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现实资源禀赋,依托实地考察调研,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及党建扶贫工作队员的努力下,《黎平县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建议书》横空出世,通过了专家的评审,最终为双江镇黄岗村、肇兴镇高鸟村、平团村、花腊村注入了140万元的乡村旅游发展资金。
  双江镇四寨村,是侗族摔跤节的发源地,每年都有数万人聚集于此观看摔跤。据双江镇党委副书记龙永胜介绍,由于各种原因,这里经常性的停电,村民夜晚唱歌、跳舞等娱乐就无法进行。于是政府投入3万余元,为村民建起了太阳能路灯,为村民夜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村里在建有11家农家乐,其中6家得到了省旅游局的帮扶,计划在明年的摔跤节时,全部的农家乐都具备接待能力。
  肇兴镇平团村、高鸟村、花腊村属于一类贫困村,村民收入靠劳务输出为主。不过平团、高鸟两村背靠六背山,牧草资源丰富,花腊村后有大片的草地。据高鸟村驻村干部陈平玉介绍,他们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立马邀请贵州省农科院、省扶贫办专家学者为肇兴镇所属村寨发展种植养殖业问诊把脉,确定适合养殖后就来事联系黎平县扶贫办、黔东南州扶贫办及贵州省扶贫办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最终在贵州省旅游局驻黎平同步小康工作队队长吴迈的协助下,为3个村争取到了一百万的黄牛养殖项目。其中《黎平县肇兴特色养殖建议书》还因在组织架构、资金利用、循环反哺等方面的创新受到贵州省扶贫办的肯定和表扬。
  高鸟村村支书陆干昌向记者表示,他非常感谢这些扶贫的政策和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养牛,帮我们翻修泥泞路,政策上照顾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说起村子的未来,他信心十足,他表示“村里18户分3个点,计划饲养140多头牛”。
  据记者了解,除了带领当地居民饲养牛、鸭,种植林木、金银花、红薯等特色农作物之外,贵州省旅游局驻村人员还积极向贵州省各个部门申请项目基金。截止目前,贵州省扶贫办已决定在高鸟村、平团村、花腊村落实养牛帮扶资金100万元,三个村寨已经完成牛圈选址建设;贵州省财政厅已有意向支持250万将高鸟村打造成为财政一事一议示范村;为使帮扶村寨经济社会发展有实实在在的变化,下拨帮扶资金110万帮助村寨建设发展;贵州省体育局具体支持项目也在推进落实之中。
  以上项目的落地实施,村民将从项目实施中获得实惠,必将在改善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村寨经济社发展上产生良好经济效益。据了解,这些项目可望增加直接就业人口近500人,村民年经济收入总量增加1500万元以上。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