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畅游贵州 > 购什么 > 旅游纪念品 > 正文

榕江苗族蜡染

距离市中心

0 游客评论

商家类型

商家微信 微信公众号

去过(3) 想去(5) 赞(0) 分享

商家特色:

就餐环境:

营业时间:

联系电话:

购买地址:

抱歉该商家暂无全景动景

抱歉暂未收录第三方订购平台

商家简介

  榕江型蜡染主要是指以榕江县平永、兴华一带和三都县都江为中心的苗族蜡染,常用于祭鼓长幡、褶裙、围腰、胸兜、头帕、衣、背带、水牛搭背、背包等的装饰。榕江蜡染最有特色的是兴华摆贝村的“鼓藏”长幡,纹样古朴神秘,风格粗犷雄壮,线条生动流畅,以长满尖刺的蚕龙、叶龙、蜈蚣龙等图案为主。还有一种是以平永乡为代表的蜡染,纹样较为活泼,图案外廓都装饰有一圈短弧线,似百足、似尖刺、又似翎毛。

  榕江蜡染用的蜡以蜂蜡和矿蜡混合而成,蜡刀一套三把,平时放在竹篮里,同时里面还有硬纸剪的各类模板,有鱼形、鸟形、龙蛇形、圆形等许多形状。用时将模板放在布上比划着构图,用指甲沿着模板边缘刻画,在布上留下印记,接着就可以按此点蜡了。这样做省时省力,便于成批生产,尤其对于手拙的女子更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点蜡时,她们习惯以木板承托,用蜡滴将布的边缘粘在木板上,但这样也因此使布边留下白点,影响了整体效果。她们用的蜡刀较大,底面呈半圆形,用刀的前段点蜡,布与刀的接触点不是刀尖,而是一小段底面。这样既不会妨碍蜡液流动,又有回旋余地,正是其微妙之处。榕江苗族妇女点蜡可谓一绝,她们对蜡刀运用自如,非常潇洒,50厘米长的曲线一气呵成,线条极为流畅,就好像蜡刀自己在主动前行,只不过是需要有人扶着它似的。在画图案轮廓外短弧线时,则灵活的转动手腕。随着手的转动,一条自然弯曲的弧线便跃然布面。同时,道道弧线间隔均匀,长短相似,分寸把握的极为准确到位,这是经过长年锻炼且心手相应才能达到的。一个女子利用业余时间,两天便可以完成一张蜡染头帕的制作。

  榕江蜡染在日常 饰中主要用于 饰品。榕江兴华女装绚丽多彩,青布衣裙上刺有鸟、龙、鱼、蛙、花草图案,蜡染主要装饰在胸兜和绑腿上。胸兜上部以红绿色线刺绣,下部为一大块方形的蜡染花。蜡染绑腿男女都用。平永女装古朴典雅,为青色上衣配蜡染花裙和蜡染胸兜。平永花裙是蜡染布与青布相间,蜡染有十二条,每条的花纹呈横向的三段,每段之间有两厘米宽的红、黄或红、蓝色条相间隔,两个侧角用带系于后腰。平永男子过去用蜡染头帕,但现在不常戴了,纹样呈多个块面状图案的组合,与长幡类似,但图案则显得秀丽一些。

  榕江蜡染图案比较具象,略显程式化,块面很少,多为粗细均匀的长线条,内容多为鸟、龙、鱼、蛙和铜鼓等纹样,有时还以古歌中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大胆的变形夸张,极富想象力。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苗族妇女们也经常自己创作图案。比如根据日常生活所见,描绘出吹笙跳舞等社会风俗场面;或是根据传说和典故,创作出人形的蝴蝶妈妈,头戴银角,身穿花衣,脚穿高跟鞋。因为这些图案并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而是全凭她们自己想象着画的,因此便受创作者自身能力所限,图案的构图和形式还欠推敲。所以,尽管榕江的点蜡技术并无退步,但整体水平还是呈下降趋势。而其他纹样元素比较固定的地区,如织金苗的蜡染,其图案依然保持着古朴神秘之风。

温馨小提示:您可用手机微信扫描右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后即可在手机上获得实时商家语音导览服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交通线路

网友评论